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王帅
苔花如米,虽稚小,却不以稚小而不为,不以无名而自卑。冉冉卧绿苔,婷婷学牡丹,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也洋溢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小小苔花就如同抚顺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一样,也许很平凡,依然追求极致的美丽,学习牡丹一 样尽情绽放。
多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上级检察院工作目标要求,牢固树立“人虽少不失斗志,院虽小也敢有大作为”的要求,坚持办案办事质效提升,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
小院也有大格局: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彰显责任担当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是生态旅游区,依托浑河北岸三百平方公里的天然氧吧,有效利用棋盘山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组合特点,形成了环境优美、布局科学、林水相映的独特景致。看青山、望绿水、留住乡愁,检察显担当。
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将生产污水直接排进浑河支流拉古河,造成河流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因地域交界,职能交叉,一些跨界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监管解决。
我院打破部门藩篱和区域壁垒,实行两地检察院联合办案工作程序、流程、管理等制度规范及跨行政区域公益诉讼保护协调机制、宣传机制,为沈抚两地开展跨行政区域公益诉讼案件做好衔接工作。由此,两地职能部门联手综合整治,依法办理了这次跨区域案件,让一江清水奔向“母亲河”。
小院也有大情怀:用心用情办好身边小案彰显司法温度
“小案也能办出好效果,比起简单地就案办案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费更细的心思。我们办小案,算的是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的民生账,让人民群众从每个司法案件感受公平正义的大账。”我院的办案检察官如是说。
2020年5月,我院受理了王某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我院干警认真刨析研判、结合相关证据,最终决定以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批准逮捕王某。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被害人家中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并且患有严重高血压,下有十几岁的儿子在校读书,仍需支付学费、生活费等相关费用。办案中,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告知老人司法救助政策,我院随即研究启动程序,迅速协调各方从快办理。
审查起诉刻不容缓,司法救助雪中送炭。那段时间,检察官上门办案,在老人家中办理司法救助手续,省去了老人来回奔波的辛劳。彰显了检察温度,为老人和孩子送来及时雨,温暖着老人一家。
小院也有大担当: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开检干警争先锋
今年春天,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再次严峻起来。我院因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内,分别与沈阳市和抚顺市交界,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大。我院年轻干警主动去报名核酸检测卡点完成防控任务,冲锋在前。在防疫一线不断展现检察蓝的青春风采。
今年6月的一天,我院司机到望花区检察院公干,因高考封路,绕行至凤城街七佰商业圈附近时,遇到一位老大爷的求助,请求我们帮助将他的老伴送往抚顺市第二人民医院。司机立刻与老人前往药店,将病人扶上车辆,送往医院,为病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小院也有大志向:奋勇争先,营造良好学习工作氛围
“虽然我们院小,案件少,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眼晴要向内,管理好队伍挖掘干警能力。”我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商长发说到。我院立足实际,给青年干警创造机会,着力培养“提笔能写作、开口讲业务、遇事能办好”的综合型人才,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
我院还以上级检察院工作考评为依托,定期召开考评交流会,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分别与我院往年业务和省市先进检察院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根据相关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并且,我院还与兄弟检察院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共进步为实现基层检察院间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基层检察院业务整体水平。我院还前往抚顺市清原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兄弟检察院的经验和做法,增进友谊的同时,促进共同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才强检战略”效果初显,我院干警执法办案能力持续提升,涌现出“抚顺市十佳公诉人”“抚顺市公益诉讼业务竞赛标兵”和“抚顺市公益诉讼业务竞赛办案能手”优秀骨干人才,工作目标初显成效。
小院也有大未来:法治宣传、服务社会,让“检察蓝”深入人心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案少案小,老百姓都不知道检察院是干啥的。对此,我院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新模式,由12名干警组成一支法治宣讲团队开展宣讲。
法治宣讲团成立以来,已开展法律宣讲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养老诈骗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和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多场。并且还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活动,我院前往辖区内的高湾中学,为学生带来生动的法治课,受教育人数达1000余人次。
全面落实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干部带头办案”。用好公开听证,建立由10名社会各界人员组成的听证员库,开展公开听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苔花传递着一种精神,平凡也美丽。花虽小,香益浓。该院一件件务实为民的实事,最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正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穿着这一身检察蓝,抚顺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自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